第七十四章:廟會、糖葫蘆,以及小調
廟會的規模有大有小。一般來說,凡是廟院寬大、廟外寬敞,并處于四通八達、人口較為稠密之地,則廟會的輻射面廣,規模也大。廟會的主體活動大致有三項:一是廟裏的和尚、道士做“法事”、“道場”,即舉行祭祀神佛的儀式,有的地方還紮成真人般的大小的神像托偶,舉行游行式的祭典;二是善男信女們進香朝拜、許願求福;三是借此機會進行的文藝和商貿活動。四面八方趕來的信徒加上逛廟會看熱鬧的人們,便構成了廟會人山人海的熱鬧場面。一般都有數以萬計的人參加,在方圓幾百裏內遠近聞名。
趕廟會大多是親朋好友、左鄰右舍的人成幫結夥地前往。鄉下的農民也大多放下手中的農活去趕廟會,四鄉八鎮聚集來的人,要吃、要住、要買東西、要看熱鬧,就為廟會提供了廣闊的商機。逢有較大規模的廟會,經營各種飲食小吃的、賣鞋帽布匹的、抽簽算卦的、賣丸散膏丹的、打把式賣藝的、賣日用雜貨的、唱大鼓拉洋片的、賣民間工藝品的等等各類生意人、手藝人、江湖人都從四面八方趕來,使廟會成為民間經濟文化活動的大舞臺。
事實上,一些影響較大的廟會既有民間自發的因素,也有當地政府或有關團體的推動。大型的廟會往往都不只進行一天,而是提前一天或兩天就開始形成氛圍。戲班子早早就來搭臺,連演幾天酬神大戲;生意人也有廟院周圍支起帳篷挂出招幌,準備連發幾天好財;地方的官府自然也要派人維持治安、收地皮稅。如此一來,使得廟會“正日子”之前有序幕,之後有餘波,中間有高潮,無論是官的民的、買的賣的、虔誠的悠閑的,都能自得其樂,滿意而歸。
許晴空一路摸爬滾打地走出了田野小徑,随之直奔不遠處的廟會會場而去,蘇言則緊跟其後。
“……好熱鬧啊!”
望着廟會之中熙熙攘攘的行人,許晴空由衷地說道。說起來,距離上一次去逛廟會,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,令人不甚唏噓。
“空,那裏有撈金魚,我們去玩玩吧。”蘇言伸手指向前方的一處小攤販說道。
“……嗯。”
“破了!”
“再來一次!”
“成功了!”
“空也來撈撈看。”
“好。”
“一次就成功了,不愧是空。”
“還以為會生疏呢!原來掌握了的技巧,即便大腦一時忘記了,身體還是記着的呢。”
“說的也是呢。”蘇言點點頭,接着看向隔壁賣面具的小攤販說道,“空,那裏有賣面具的。”
說話間,蘇言便起身走向了面具小攤。許晴空提着金魚跟了過去。
“這個面具怎樣?”
蘇言拿起白色的狐貍面具擋在自己的面前,看向許晴空問道。
“嗯。”許晴空點點頭,輕聲說道,“突然想起某漫畫家筆下的一個角色,居住在森林之中的,戴着狐貍面具的一個少年。”
“原來如此,空看過的書還真是多呢!随便某個小細節,就能聯想到某部作品。”
“……這種感覺确實很奇妙!明明并非自己所經歷過的事情,偏偏卻會睹物思人、思情。”許晴空微微一笑,“這也許……是我喜歡閱覽各種書籍的原因吧。跟着書中的主人公,經歷了一遍又一遍他們各自的故事。”
“砰——”
岑寂的夜空忽然被絢爛的花火所占據。
“開始放煙花了,我們去河邊看看。”說話間,蘇言牽着許晴空的手就往河岸邊走去。
河岸邊,許晴空專注地欣賞着在頭頂正上方不斷綻放的绮麗花火,而蘇言則望着對方那專注的模樣出神,從側面看着對方那墨染的眼眸中所盛放的絢爛花火,他的唇角不自覺的也跟着綻放出了一朵極致溫柔的花。
“空——”蘇言輕聲呼喊對方的名字,而後低頭在對方的右臉頰上落下了一個吻。因為手拿面具擋着外人視線的原因,沒有人注意到他的真實舉動,只看見他好似在對方的耳邊說着什麽。
“你……”反應過來的許晴空不禁瞪大了雙瞳,他小心翼翼地看向四周,發現衆人的視線都看向绮麗的夜空時,不禁松了口氣。
不多時,煙火暫時停歇,星空歸于岑寂。
身處于熱鬧的人群之中,陣陣歡聲笑語免不了湧入耳中——
“媽媽,給我買糖葫蘆!糖葫蘆!糖葫蘆!”
“知道了,這就給你買。”
“謝謝媽媽。”
……
“爸爸,買棉花糖給我吃好不好?”
“不怕牙齒被蟲子咬光光嗎?”
“那個……我、我就舔一舔,一點點就好。”
“哈哈……我這就給你買,等下回去以後記得好好刷牙哦!”
“嗯,我一定會乖乖刷牙的!”
……
“小海想吃糖葫蘆嗎?”
距離許晴空身側不足一米遠的小攤上,一位老奶奶滿懷憐愛地對坐在自己身旁的小孫子問道。小男孩身材瘦弱,但是雙眼卻分外有神。
“……不,一點都不想吃!”小男孩猛搖頭,旋即低垂下腦袋,他的雙手緊緊地揪着褲子的兩側。為了讓自家奶奶相信自己的話,他還自顧自的說道,“只、只不過是幾粒山楂上面裹了一層糖漿而已,我……我才不稀罕呢。”
“傻孩子!”老人家擡起布滿褶皺的手摸了摸小男孩的腦袋,随之從褲子裏掏出一張10元錢遞給小男孩,語氣分外和藹地說道,“拿去買一串嘗嘗吧。”
“不、不要!這是今天才賺到的錢,我不要拿它來買零食!等以後長大了,賺錢了,我再買來吃!到時候想吃多少就吃多少!”小男孩像是受到了天大的委屈,眼淚嘩啦啦地往下掉落。
見狀,老人家并沒有慌亂,她只是輕嘆息一聲,旋即輕聲說道,“傻孩子,就算你以後再有錢,也彌補不了現在想吃而吃不到的這份遺憾的!所以……別擔心,拿去買吧,那酸酸甜甜的味道真的很好吃哦!”
“……真、真的嗎?”小男孩半信半疑的問道。
“當然了,奶奶可不喜歡撒謊。”
“您好!”許晴空走到老人家的小攤前蹲下,他看了眼小攤上種類、形狀繁多的荷包,随之看向老人家柔聲問道,“請問這荷包怎麽賣的?”
見有客人上前來詢問,小男孩的雙眼立馬放出光芒來,他慌忙擡手抹了把眼角的淚痕,張口介紹道:“這些荷包都是我奶奶她親手縫的,上面的花朵等圖案也是她親手繡的,而且裏面還放了從菩薩那裏求來的靈符,可以保佑您幸福安康、大吉大利!”
對于小男孩的介紹,老人家很是滿意的點點頭,她并沒有急着介紹荷包的價格,而是哼起了一首關于“荷包”的小調——
“初一到十五,十五的月兒高,
那春風擺動,楊呀楊柳梢。
三月桃花開,情人捎書來,
捎書書,帶信信,要一個荷包袋。
一繡一只船,船上撐着帆,
裏面的意思情郎你去猜。
二繡鴛鴦鳥,栖息在河邊,
你依依,我靠靠,永遠不分開。”
沉浸于老人家小調之中的許晴空直到對方“輕咳”兩聲才回過神來。
老人家眯細雙眼打量起了眼前的兩人,好一會兒後,她看向許晴空問道:“小夥子,你這是準備買來送給什麽人的啊?”
“欸?!”被老人家突然這麽一問,許晴空一時有些反應不過來,而一旁的蘇言則搶答道,“送給喜歡的人。”